在國內競爭國際化的大背景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我國電纜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目前電纜企業等已將研發放在了首要位置,踏踏實實地進行自主開發,與科研院所進行合作,提升技術水平,并在開展自主創新的實踐中,形成了內部驅動型研發模式、借助全球技術平臺進行本土研發等多種模式相結合的自主創新的體系。電纜行業的研發的能力大大增強了,但是應對跨國電纜巨頭的競爭,這進步顯得太慢了。目前,國內僅有30%的線纜產品在國際上有競爭力。遠東董事長蔣錫培認為,自主創新能力將決定中國電纜業的未來。
盡管中國已成為世界電纜生產和消費大國,但長期以來,中國電纜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嚴重不足,大多數企業未掌握核心技術,而西方國家掌握著制造業的高端核心技術,并以技術及品質賺取高額的利潤,實現跨國運營。為了利潤不足20%的低端市場,7000多家本土企業打得不可開交;而30家左右的全球廠商分割利潤量高達80%的高端市場。即使在低端市場,本土企業也活得并不舒服,一些企業為搶占市場份額,競相降低生產成本,導致產品存在巨大安全隱患,進而影響整個行業的形象。這使得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成為一個頗為復雜和敏感的問題,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特征十分突出的電纜產業,自主創新的內涵、方式、機制和政府作用等問題就更為復雜。
電線電纜行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依然沒有走出大而不強的怪圈,和世界一流企業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單個企業在技術上仍然不足以與國外巨頭抗衡。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世界電纜制造商們加速進入這個誘人的市場,并成為中國電纜市場的重要供應商。國外電纜巨頭自信認為,隨著中國纜業的新一輪發展,在未來5年有可能出現一至兩個可以和外資競爭的中國公司。其對中國電纜業的解讀,不禁讓人擔憂。無疑,中國電纜行業成就電纜強國的征途滿地荊棘。
很多電纜企業已經感受到了來自外商的壓力。目前,耐克森在中國核電電纜占有80%-90%的份額,占有中國船用電纜50%的份額,并還有繼續上升的趨勢。而韓國LS電纜預計到2010年,在中國增建10家工廠,銷售收入將達到120億元。目前,世界排名的前60名廠商已在中國投資,其中30家廠商至少擁有一個電纜工廠。
如何通過自主創新培育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擺在我國電纜企業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處于中國電纜領軍地位的電纜企業都已從技術、管理等方面著手,確立了打造世界級電纜品牌的戰略目標。作為線纜行業的領跑者--遠東控股集團,它于1990年創建,17年來保持年均40%以上的增長速度,發展成為擁有資產35億、年銷售逾百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在全國電線電纜同行中創下了多項第一,并幾乎獲得了中國企業所能獲得的所有高層次榮譽。他們把目標瞄準了世界電纜第一品牌的目標。蔣錫培強調,遠東要立足國內、放眼國際,以全球的眼光來整合全球優勢資源,以中國國內電力發展的巨大需求為依托,擴大企業戰略縱深,將遠東打造成--全球最受客戶尊敬的資源整合型的國際電纜領軍企業。遠東為我國電纜企業的自主創新探索出了一條可借鑒的途徑,有助于推進我國電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由“電纜大國”向“電纜強國”的轉變。
雖然國內優秀的電纜企業與跨國電纜企業還有較大差距,但通過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創新,中國電纜業成就電纜強國的夢想并不遙遠。她還指出,現在電纜企業現在最需要的也許并不是埋頭苦干的心態,而是揚起頭來反思企業發展戰略,調整企業發展思路,推動企業全面創新提高。創造了太多奇跡的中國電纜企業并不害怕競爭,也許,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一定會在國內外市場上出現眾多全方位抗衡國外電纜巨頭的中國電纜企業。